一、基本概念
1. 电导:在两片面积各一平方厘米,相隔一厘米距离的极片间可移动的离子数目,称为电导率,单位:μs/cm。
2. 电阻:电导的倒数,单位:MΩ/cm。
3. 硬度:指水源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4. pH值:溶液中酸和碱的相对含量。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og)的度量单位。pH值分0~14挡,pH值为7.0则水为中性;pH值小于7.0,则水为酸性的;pH值大于7.0。则水为碱性的。
5. 总溶解固体量(TDS):是指溶解于在水的总固体含量,通常指矿物质含量。
6. 碱度: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离子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水中产生碱度的物质主要由碳酸盐产生的碳酸盐碱度和碳酸氢盐产生的碳酸氢盐碱度,以及由氢氧化物存在而产生的氢氧化物碱度。
7.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TOC)是以mg/L为单位的水中有机物污染的度量单位。TOC是可氧化的有机物的直接度量单位。
8. 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用于去除水中的异味、气味、氯气、氯胺及一些有机物。
9. NTU:散射浊度单位—用一束光通过样水,用散射浊度计测出低浑浊水的浑浊度。
10. 渗透:水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自然的流动,直到能量达到平衡。
11. SDI:污染指数—用于测量反渗透系统所用原水中悬浮固体的数量。
12. 树脂:专门制造的聚合物小球,用在离子交换系统中,去除水溶液中的溶解盐。
13. LSI:langelier饱和指数—一种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在规定的条件:温度、pH值、TDS、硬度及碱性下进行碳酸钙沉淀的预测。
14. 臭氧:氧的一种不稳定的、高活性的形式,它是由自然雷电或高压电荷通过空气所产生的,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和消毒剂。
15.余氯: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16.回收率:指设备出水量占进水量的比率,反映设备自身耗水量的大小。
17. 脱盐率:指反渗透等去除水中TDS的比率。
18. 总大肠杆菌: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总大肠菌群系指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19. 菌落总数:指1ml水(或1g样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 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群总数。
20.纯水、高纯水:纯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净水设备。1.0-10.0μS/cm,电阻率(25℃)0.1-1.0*106cm含盐量为1-5mg/L。高纯水,是指将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全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和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高纯水的含盐量在0.3mg/L以下,电导率小于0.2μs/cm。
二、设备介绍
1.沉淀:沉淀通常是一种多步工艺,用以减少水中浑浊物和悬浮物。这一多步工艺包含加入化学凝结剂或pH值调节剂以反应生成絮状物,絮状物由于重力作用而在沉淀桶中沉淀下来,或当水通过高差滤池时滤掉。沉淀工艺可有效地去除大于25um的微粒。
2.化学软化-石灰苏打软化:在水中加入石灰(CaO)和苏打粉(Na2CO3)以减少其钙镁含量的方法称为石灰软化法。其目标是使水中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硬度)沉淀析出。该工艺花费少,但效果勉强。通常生产出的水硬度为50~120ppm(3~7gpg)。该工艺不足之处是处理后的水pH值高,一般在8.5~10.0范围。
3.机械过滤器:机械过滤器为一填充规定厚度滤料的压力容器,当填充单一滤料时为单层机械过滤器,填充不同种类滤料时为双层或多介质过滤器。
功能:在水质预处理系统中,多介质过滤器压力容器内不同粒径的石英砂按一定级配装填,经絮凝的原水在一定压力下自上而下通过滤料层,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得以截留去除,多介质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悬浮物、细小颗粒、全价铁及胶体、菌藻类和有机物。其出水SDI15(污染指数)小于等于5,完全能够满足反渗透装置的进水要求。
4.软化器:离子交换软化装置是水处理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设备,其作用是去除硬水中形成水垢的钙和镁离子。在许多情况下,利用软化水设备可去除可溶性离子(铁离子)。标准软水设备有四个主要部分:树脂柱、树脂、加盐装置、阀门控制器。
软水设备树脂柱里装有处理过的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小颗粒。这种树脂颗粒起初在再生过程中是吸附钠离子,这个树脂对多价离子诸如钙离子、镁离子的亲和力大得多。因而,当硬水流经树脂时,钙离子和镁离子就会吸附在树脂上,同时又解吸离子,直至达到平衡状态。这时,软水设备就完成了其中的钠离子与水里钙镁离子的交换。
再生时,使NaCl溶液流经树脂,硬离子就置换成了钠离子。采用高浓度盐水使树脂与硬离子之间的这种亲和力得以减弱。这个再生过程可以无限重复进行而不会损坏树脂。
5.混床:混床是混合离子交换柱的简称,是针对离子交换技术所设计的设备。所谓混床,就是把一定比例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填于同一交换装置中,对流体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脱除。由于阳树脂的比重比阴树脂大,所以在混床内阴树脂在上阳树脂在下。一般阳、阴树脂装填的比例为1:2,也有装填比例为1:1.5的,可按不同树脂酌情考虑选择。
6.反渗透:反渗透是一种最广泛采用的膜分离工艺,利用压力使水透过膜,而可溶性盐份、胶体、有机物及微生物被截留在膜表面,随浓水排放。它可有效地去除全部的有机物和90%~99%的离子。
7.超滤:超滤是介于微滤与纳滤之间,且三者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一般来说,超滤膜的孔径在0.05 um–1 nm之间,操作压力为0.1–0.5 Mpa。主要用于截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8.纳滤:纳滤分离作为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技术原理近似机械筛分。但是纳滤膜本体带有电荷性。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和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膜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
9.杀菌: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
10.加药装置:絮凝剂、酸、碱、杀菌剂、阻垢剂
三、工艺介绍
1.饮用水处理
2.纯净水或直饮水处理
3.锅炉用水
4.生产工艺用水:食品、饮料、化工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